第一个特点,思维方式有它的普遍性和广泛性。也就是说,一种思维方式渗透在各个领域,政治的,经济的,文化的,艺术的,人际关系等等。渗透在各行各业。也许你看不见,摸不着,但是你观察和处理一切问题,都反映出你的思维方式,所以是非常普遍的。甚至于我们平常经常见到的现象,往往也反映某种思维方式,比如一个美国人给日本人写信,日本人看美国人的信,他一看马上就上火。因为美国人在信的开头,将自己的要求放在最前面,开门见山,后面才讲些客套话。日本人为了保持心理的平衡,把美国人的来信先看后面。而美国人看日本人的信,开始越看越糊涂,不知道对方要说明什么问题,到信的末尾有几句才是他要说的问题,前面都是寒暄等等。美国人读日本人的信也是倒过来看。这种不同的写法反映出不同的思维方式。
我们在国内的宴请,主人在宴会开始前就开始致词,“尊敬的来宾,尊敬的朋友们,今天我很高兴邀请到某某人,首先我为各位来宾和女士们、先生们的健康干杯”,都是这样的开始,而国外的祝酒词是在主菜以后和甜食以前。有人常常问为什么要放在后面呢?讲完再吃饭不是更好吗?不然老想到等会还要讲话,心里不安,吃得不消化。这里也有思维方式的问题,所以思维方式的普遍性,渗透在许多领域。
第二个特点,民族思维方式形成以后,有相对的稳定性。
不是说几年,或者一代人,两代人就可以改变的。
其他国家也是如此,民族思维方式形成后有一定的稳定性。这也是所谓本性难移。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:一个德国人,一个日本人,一个中国人,三个人坐火车从德国的法兰克福去巴黎,这三个人坐在一个车厢里。突然上来一位客人,因为车厢有4个位子。这位客人拿了一个鱼缸端上来,放在空座上,德国人开始问端鱼缸的人,“您能告诉我一下,这鱼是什么名称,在生物学上应该如何归类,有哪些特性?它们在科学上有什么意义?”这是德国人向这位客人的发问。日本人听完德国人的话以后就问,“请问这位先生,这个鱼我们日本能不能引进?如果根据我们日本的气候和水温、水质,这个鱼能不能生长?”问完以后,轮到中国人来问了,“这种鱼是红烧好吃还是清蒸更好吃一点?”这表明三种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的特点。
第三个特点,思维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,而是不断发展的。
思维方式本身也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,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,随着时代的变迁,它也在发展和变化的。这两面都要讲,除了相对稳定性,还应当看到它的发展性。我们不说远的,就说眼下,比如说我们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。改革开放二十年来,社会心理和社会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比如说,我们现在不少年轻人已经具有了竞争的意识,效率的意识,时间的意识,务实的意识,比较讲究实际。这跟50年代、60年代、70年代的社会心态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,这些社会心态和社会心理的变化必然反映在思维方式上的变化。所以发展性是它的第三个特点。
第四个特点,我找不出更合适的词,所以用了这样的词:思维方式的差异有时感觉到但很难说清楚,也不容易反馈给对方。就是说,你说出去以后,你那种思维方式跟对方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某种冲突以后,反馈不到你本人。这里,我也可以讲两个我所遇到的例子。
一次,我们有一个代表团出访以后,举行告别宴会,准备答谢一下接待的主人。答谢宴会的气氛非常热烈,双方都认为,这次访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,签订了合作的协议。但当代表团走了以后,主人跟我讲,我跟你是老朋友,我告诉你实话,我非常讨厌这位团长。我说,你们刚才不是谈得很好,双方都很满意吗?你为什么不告诉他你不满意的地方?他说,这是无法说的。我说你告诉我是什么问题。他说当我进来的时候,这位团长握我的手的时候他的眼睛看着站在我后边的一个人,竟然还跟他讲话,可是却握着我的手,这是对我的人格的侮辱,他为什么蔑视我呢?因为他们国家的习惯,握住谁的手,必须眼睛看着谁。可惜这位团长没有机会,也永远不会有机会听取这个主人对他的意见。
还有一件事也是无法反馈的。有一年,荷兰有位高级的贵宾到中国来访问。安排他的夫人参观幼儿园,那天下着毛毛细雨,她到达幼儿园门口时,看见一群孩子站得笔端笔正的,在园门口迎接她,而天正下着毛毛细雨,她看到这些感觉到心里不舒服。然后参观幼儿园的教室,进去以后,每一个五六岁的孩子们都背着手,面部表情非常严肃。她很快结束了参观。回国后,她请我到家里观看她拍的参观幼儿园的幻灯片,她说这是我这次访问心里感到最不舒服的一场,天下着毛毛细雨,为什么让孩子到门口来,为什么孩子都是这样笔端笔正地坐着,五六岁的孩子应该是非常调皮的,吵吵闹闹是正常的,这才像幼儿园。我想幼儿园的老师,为了做到秩序井然,一定做了大量的工作,认为这才是礼貌的文明表现。而就欧洲人的思维方式来说是很难理解的,这也无法反馈。
这就是不可反馈性。自我感觉永远是良好的。
还有些情况也是反馈不回来的,可能目前还在继续。我们出访的代表团,在活动最后一般都是交换礼品,交换礼品的时候,我们送给德国人的礼品,对方立即打开并表示感谢。这是很正常的。但是我们代表团的人就跟我说,为什么他们都急不可耐地看礼品,是不是对我们送的礼品不放心,我说,不是,这是他们的一种习惯。反过来,德国人也对我提意见,我送给中国人的礼品,他们为什么不打开看一看,是不是对我的礼品不感兴趣。我说,不是的,他们到了旅馆以后,绝对会打开欣赏。这些都是很小的问题,但反映思维方式的差别。
现在同国外交流日益增多,有的是进行友好访问,有的是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,也有的是进行考察或直接商谈经济技术合作项目的,这都需要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,我们要了解对方不仅要了解同考察或谈判业务相关的情况,还一定要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。在交流中往往出现这种情况,例如,在会见的开场白中说:“史密特先生是老朋友了,今天远道而来,我们表示热烈欢迎,不知道史密特先生昨天休息得好吗?”接着又谈了许多欢迎和友谊之类的话,往往要花一二十分钟左右时间谈与本次谈判或合同无关的话,然后才能进入主题,对方往往心里早已不耐烦了,但不一定表现出来。德国人跟我讲,他说前半个小时他不知道如何应付,为什么不马上进入实质性内容呢?在西方,友谊和生意是两个概念,两者既不能等同,也不应混淆。在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中,“友谊是友谊,生意是生意”,它们之间的关系要分清。这里我举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:
当年我在卢森堡任大使,一次宴会,邀请了10位有名企业家来使馆作客,在我这儿吃饭。这顿饭他们吃得很满意,感觉很丰盛,告别的时候一再表示感谢。恰好第二天,布鲁塞尔来了一个代表团,很重要,我必须到火车站去接。可是我去得太早了,离火车到达时间还有半个小时,我就在火车站旁边逛书店,没想到书店的老板正是昨天我宴请的一个客人。我说你不是做钢铁生意的吗?他说是的,但是这个书店也是我的,他又提起昨晚宴请,再次表示感谢。我说我来主要想买一份今日早报看一看,于是我买了一份《卢森堡时报》,很便宜,只有10个法朗。他领我到收钱的地方,请我付钱,我付了10个法朗。旁边的司机,是兼我们使馆的招待员,他说,昨天来使馆吃饭的不就是这个胖子吗?为什么一张报纸还要收你钱呢,太不够意思了。我说老李,你不知道,他们就是这样的。你等着,很可能一个月以后他要回请我,他可以用5000法朗来宴请我,但是这10个法郎却照收不误。这就叫生意归生意,友谊归友谊,而我们有时往往把两者混在一起。这就是了解思维方式的必要性,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。